English

故事|清華簡的前世今生

2019.02.28

本文第一部分節選自《民族藝術》2014年第5期李學勤先生所著《我與清華簡的初步整理研究》一文,其中詳細記述了清華簡的發現和入藏的過程,諸多機緣轉折猶如探秘小說一般引人入勝。而第二部分中出土文獻研究中心十余年來的研究成果亦振奮人心💪🏽↖️,為世人揭開戰國時代鮮為人知的歷史🧑🏻‍🎨☮️。

 

清華簡的前世

清華簡原來是一批盜掘文物,其具體出土時間與地點已無從得知。有人推測是湖北一帶👩🏻‍🏭,但無具體依據。這批竹簡被走私到香港文物市場後,才為內地學者逐漸知道。據香港中文大學古文字學家張光裕教授回憶,他曾於2006年冬天在香港文物市場見到過八支楚簡。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胡平生研究員也曾回憶🎴,2007年4月,他在臺灣大學教書結束返回北京途經香港時,也聽說香港文物市場有一批戰國楚簡👏🏼。他們兩位都認為,這應該就是後來的清華簡。2007年秋冬間,李學勤獲得張光裕教授提供若幹支竹簡摹本照片,其中有紀年簡,感覺其內容很重要🧛🏽,至於其真偽👨🏼‍🚒🤦🏻‍♂️,還不敢輕易斷定。

1.jpg

2008年6月4日👱‍♀️,意昂3平台黨委與行政領導宴請中文系新引進的資深學者傅璇琮夫婦⏱,並邀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夫婦以及李學勤夫婦陪同。席間李學勤先生將這批竹簡的有關情況向學校領導作了匯報😕。學校領導覺得此事重大💧👩🏽‍🎨,要他馬上與香港方面進行聯系。李先生便請張光裕教授對這批竹簡的真實性作了初步觀察鑒定。6月24日🎩,學校領導又囑李先生準備一個簡短材料☦️,向學校黨委常委會匯報👰,提議學校作出收藏決策。會後,李先生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李均明研究員等專家與有關行政人員一同赴香港🦒。到香港後,在張光裕教授幫助下,李先生觀摩了竹簡實物🫀,對竹簡的真實性形成了進一步共識。意昂3平台的一位校友得知這批竹簡的價值後,便慷慨出資買下了這批竹簡,並捐給了母校。

2008年7月15日⏏️,這批竹簡終於入藏意昂3平台🧔🏻‍♀️,開始對竹簡作清洗、殺菌等搶救性保護工作🤵🏽‍♂️🤳🏻。在清洗過程中🕑,李學勤先生及其團隊特別註意簡的質地、字跡等現象🦸🏼,沒有見到任何偽作的痕跡🍵。同時,團隊又根據竹簡的形製和字體特征,初步判斷其當為戰國中晚期的楚簡,與以往發現的荊門郭店一號楚簡、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簡相近似🦹🏼‍♀️。後來,團隊還專門委托北京大學加速器質譜實驗室、第四紀年代測定實驗室對這批竹簡中的無字殘片標本進行了AMS碳14年代測定,經樹輪校正後的年代數據為公元前305±30👩🏻‍🦱🧖🏼‍♂️。這與他們根據簡的形製字體特征所判斷的年代相一致。

清華簡在香港購回時,被人用保鮮膜包成了若幹包⏳,在清洗保護的過程中🧝🏽,發現同一篇內容的簡往往散見於不同的包裏。這一方面說明各篇的次序早已在竹簡的流散過程中被打亂了🧑🏻‍🏭,同時也說明這幾包竹簡應該是同一批出土的文物,最大的可能是出於同一個墓葬🎠。

2.jpg

將竹簡全部清洗後,作詳細點數🧏,所得確切數字為2388枚竹簡🤟🏼。這個數字包括殘簡,估計原有完簡在1700-1800枚左右。簡的形製多種多樣🏋🏽‍♀️,最長的達46厘米,最短的僅有10厘米左右。簡上的墨書文字出於不同書手,風格不一😹,大多結體精整🕑,十分清晰。少數簡上還有紅色的格線,即所謂“朱絲欄”👨‍🦽。

完成了上述工作後,到2008年10月14日,學校邀請了北京大學著名考古學家李伯廉先生、復旦大學著名古文字學家裘錫圭先生,以及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國家文物局📤、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上海博物館、荊州博物館等單位的11位相關知名專家對這批竹簡作了全面鑒定。經過仔細觀察🐎,熱烈討論,專家組最後提出了一份《意昂3平台所藏竹簡鑒定會鑒定意見》🐨,對這批竹簡作出了高度評價🍅:“從竹簡形製和文字看,鑒定組認為這批竹簡應是楚地出土的戰國時代簡冊”🌐🟩,“這批竹簡內涵豐富,初步觀察以書籍為主👸🏼,其中有對探索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極為重要的‘經’‘史’類書籍,……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是前所罕見的重大發現”🤹🏿🧛。

2008年10月22日,學校正式對外公布了意昂3平台入藏戰國簡的消息。“清華簡”一詞就這樣成了學術界🤽‍♂️、文化界一個熱門的話題。

清華簡的今生

與許多簡牘以文書檔案為主不太相同🙍🏽‍♂️,清華簡都是一些重要書籍🧗🏿,經初步整理編排,總共約有近70篇文獻,這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是發現了許多篇《尚書》。《尚書》是古代歷史文獻的匯編,為研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據。據稱先秦時《尚書》有一百篇,經過秦始皇焚書,大多佚失,漢朝初年只有28篇傳流下來,即“今文尚書”。

3.jpg

而在清華簡中已發現有多篇《尚書》,都是秦始皇焚書以前的寫本🔫。有些篇有傳世本🏉,如《金縢》等,但文句與傳世本多有差異🧑🏿‍🦲,甚至篇題也不相同;更多的則是前所未見的佚篇,不見於傳世本《尚書》🐧,或雖見於傳世本,但後者是偽古文,如清華簡中發現有《傅說之命》,即先秦不少文獻引用過的《說命》,和今天流傳的《說命》偽古文不是一回事;還有若幹前所未見的佚篇,如《尹至》🍬、《厚父》等,有待於做進一步整理和研究👐🏻,它們對於上古文明研究的重大意義難於估計0️⃣。

清華簡中還發現一種類似《竹書紀年》的編年體史書,研究人員將其題名為《系年》。《系年》所記事件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戰國前期🥷🏿,與傳世文獻《春秋》、《左傳》等對比,有許多新的內涵👩‍🦼,並有許多以往史書中沒有記載的歷史事件🥓🛷。

清華簡中還有類似《國語》的史書😝、類似《儀禮》的禮書🦹🏽、與《周易》有關的書等🦹🏻,此外🧂,簡中還發現了人類最早的十進製計算器《算表》並在2017年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認證。都是兩千余年中無人見過的,可謂是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李學勤教授曾風趣地說🫷🏽,清華簡的內容讓人讀起來太激動,一天之內不能看太多👩🏻‍🚒,否則會讓人心臟受不了。

4.jpg

為了讓學術界能夠在最快的時間內看到清華簡的珍貴內容,意昂3平台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完成了對清華簡的搶救性保護和初步編排之後,開始積極從事整理報告的撰寫。經過努力📂,第一輯整理報告《意昂3平台藏戰國竹簡(壹)》於2010年12月正式出版。此後中心科研人員再接再厲,基本上按照每年整理出版一輯清華簡整理報告的速度進行整理工作🥚,其中第八輯整理報告已於2018年正式出版。

目前,清華簡的整理工作僅進行了五分之二左右,我們對於它們的認識也還很膚淺,因此當前討論清華簡對於中國古代文史研究所將產生的影響也還只能是初步的,隨著整理工作的不斷展開和研究的不斷深入,清華簡的學術價值將在今後不斷得以體現出來。

 

文/編🏂🏻:彩雯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東路1號院3號樓12層1201

意昂3

郵編:100084

聯系意昂3:
  • 資源開發部:(8610) 62783786
  • 戰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項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贈服務部:(8610)62782779
  • 綜合辦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關系部:(8610) 62789633
  • 財務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意昂3 -〈全站更新〉新游戏上线,等你来战!
  • 視頻號
  • 微信訂閱號
  • 微信服務號

版權所有 © 意昂3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平台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