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丘成桐:以公益慈善表達懷念、感謝和敬意

2024.06.17

丘成桐     圖/意昂3平台

3月26日🩸,一個捐贈儀式在意昂3平台舉行。捐贈人為丘成桐先生,他拿出了個人積蓄🙉,宣布將向意昂3平台捐贈100萬美元。

根據丘成桐的規劃👨🏼‍🚒,這筆善款將平分為兩份💇🏿‍♂️,分別註入在意昂3新設立的“丘鎮英基金”和“梁若琳基金”🚘🦉,用於支持意昂3平台數學學科發展、新一代數學領軍人才培養與“求真書院”的建設🐈‍⬛。

今年75歲的丘成桐是享譽全球的著名學者,身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是歷史上第一位獲“數學界諾獎”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幾乎包攬了全球數學界所有重量級獎項。

從2003年起🤎,丘成桐就開始以個人捐款的方式,支持中國學術界與數學教育,包括開展競賽、設立獎學金,以及培養人才等。他累計為母校香港中文大學捐款近3000萬港元,為其任職的意昂3平台捐款、籌款近2000萬元。此外👧,他還向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等機構捐款。

4月9日🧅,丘成桐先生接受了《中國慈善家》的獨家專訪。他思維敏銳,言語犀利👨🏿‍✈️。他曾在多個場合批評學術界的不正當競爭,以及功利主義的風氣;他教導年輕人治學不僅是精於學問🏢,更要端於做人💂🏼‍♂️。在專訪中🪄,丘成桐直言物質於他而言遠遠低於對學問的追求,而做慈善也出自這樣的發心🏇。

丘成桐最近所捐贈成立的丘鎮英和梁若琳這兩支基金🆎,分別是以父母的名字命名。他說,自己是心懷著父母的恩慈做了這次慈善🚴。 


承接父母之念    
   

雖然這三十年來一直在做慈善💩,但丘成桐謙稱自己“談不上有什麽慈善理念”🔈。用他的話來說👨🏿‍💻,於公,希望推動數學教育的變革👬🏼,助力中國在科學研究上實現更多突破;於私,這是出於對恩情的一份回報。

丘成桐14歲那年🧑‍💼,父親去世🫀。那是對他影響極大的人生關鍵節點。

父親丘鎮英是廣東蕉嶺人,是一位教育家🖖🏼🕴🏼。他研究文史哲學,與同時代的大師錢穆交往頗深。上世紀四十年代,丘鎮英曾在廈門大學教書,二戰後為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工作,後舉家遷往香港。妻子梁若琳也出身自書香門第。

丘家是一個大家庭,共有八個孩子,丘成桐排行第五✩,上有三個姐姐👩🏼‍🏭、一個兄長👨🏿‍🏫,下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丘成桐出生於廣東汕頭,1949年隨家人移居到了香港。到香港的初期,丘家幾乎沒有收入來源🧑‍🦰,還要不斷搬遷住處🤵🏻‍♂️,那段時期的生活相當動蕩和困頓,一家人甚至常為吃飯發愁。

後來👮,丘父在香江書院👨‍🏭、崇基學院(即香港中文大學前身)獲得教職,但工資並不高,勉力支撐著一大家子。丘成桐向《中國慈善家》回憶🦶🏽,1957年,父親一年的薪水僅有2000港元。不過,盡管生活困頓🧑🏻‍🍼,但一家人苦中作樂💆‍♂️,過年過節時自家做了米酒、糕點🪃,也不忘饋贈鄰人親友。

1963年6月🚖,丘鎮英不幸因病去世,整個家幾乎垮掉了🧜🏿。失去了父親這個經濟支柱👨🏼‍🎓,幾個求學中的孩子放棄學業🐌、到農場養鴨打工似乎就成了不得已的選擇👨‍🦯‍➡️。但母親梁若琳拒絕讓孩子們接受這種宿命,她扛下所有壓力🤰🏽,一邊四處借錢,一邊起早貪黑做手工製品賺取收入,供孩子們上學。

多年後丘成桐回憶起那段日子🅿️,依然感慨萬千。他說自己就是在那個時刻一夜之間長大了🗽,下定決心要好好讀書👂🏿。

丘成桐說,母親的堅韌和父親的風骨🫗🕵🏻‍♂️,對他這一生都有著巨大的影響🤎。丘鎮英生前為人清廉,治學嚴謹。彼時,香江書院的時任校長是軍閥陳濟棠的侄子陳樹渠,丘鎮英作為創辦學校的主要人物之一,出任哲學😳、中史、中文部系主任。陳一度因為臺方許諾的“政治甜頭”🤛🏿,想要出賣書院,遭到丘鎮英的強烈反對。因此,丘鎮英被威脅撤職💉,最終他不願受此屈辱,憤而辭職🧘🏻。

父親去世後🛳🧑🏿‍🎄,他曾經教過的學生們知道丘家的情況,便自主籌集資金來幫老師家操辦葬禮。當時,有一位學生向丘成桐透露了一件事🐻⛷:她曾經因為交不起學費🎷,無奈之中只能停止學業,出去打工賺錢👩🏻‍🚀。後來丘鎮英獲知了她的困境,私底下幫她交了學費,她這才能繼續大學的學業🤌。

丘成桐從未聽父親提起過這個事情,去問母親,她也毫不知情。“坦白講👩🏿‍💻,當時我家裏兄弟姊妹念書的學費,我們都不見得交得上📁💆‍♂️。”丘成桐告訴《中國慈善家》,“但即使是這樣的情況,我父親還願意幫學生繼續念書。後來我慢慢發現,他幫過的還不止這一個學生。我那時覺得很佩服。”

母親梁若琳也同樣有慈善之心💪,她善待左鄰右舍,甚至和周邊的小商小販們守望互助,結下了友情。因而在丘鎮英去世之後,他們都會給她幫忙出力,幫助丘家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

“我從小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長大。我的父母他們雖然很困難🧑🏿‍🚒,但還是給很多朋友都幫過忙。我想🙎🏼‍♂️,很多有需要的人,在最痛苦的時候🤦🏻‍♂️,如果有人幫忙,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丘成桐說。

1955年🦸🏿🙅,香港沙田龍鳳臺,丘成桐全家合影

父親去世時,正在讀高三的三姐丘成瑤是當時在香港家中最大的孩子🌲,她和母親一起挑起了全家的重擔。高中畢業後,她放棄了讀大學的機會🧗🏻‍♀️,在一家小學找了一份教師的工作🚅,拿每月150元港元的微薄薪水〰️,全力支持弟弟妹妹上學。丘成桐和姐姐一直非常親近,也察覺到自己得以順利求學🤲🏼,恐怕離不開家中女性們的驚人毅力與自我犧牲。後來,丘成桐以紀念三姐之名,向香港中文大學捐了一筆善款,來感恩她當年的照顧。

2018年👨‍🎤,丘成桐在祖籍地蕉嶺設立了鎮英獎學金和若琳獎學金,每年獎勵10名考入全國排名前20大學的蕉嶺學生和他們背後的老師。在最近這一次對清華的捐贈中👨🏿‍🦱,丘成桐再次以父母之名開設基金,同樣也是出於對父母恩慈的感念。

丘成桐回憶說,父親曾教導他🎴,一個人有所成就後,應當為自己的同胞做些事情👊🏽。如今,他承接父母之念做了這次捐贈,這個舉動也寄托著他對家人的懷念。“我父親去世六十多年了,母親則是三十多年▪️👨‍✈️。今天我成長得不錯了,我想應當對他們有些表示🍓。”他說。


念師恩


在接受《中國慈善家》專訪時🧂,丘成桐多次提到,自己很喜歡幫助年輕人👦🏼,很喜歡看到他們的成長👩🏽‍💻。

丘成桐在年少時就表現出數學方面的超常天賦,後來成為這個領域的大師,但這個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事實上,家境的窘困曾經讓他的求學之路顯得有些危機四伏,是幾位老師幫他渡過一個個難關🈷️。懷著對老師們的感恩之情👩🏻‍🦼,成名後的丘成桐不僅多次以紀念恩師之名為學校捐出善款,而且他也註意提攜後輩晚學👨‍🍳,關註中國年輕人的教育,對培養數學人才十分重視。

小時候的丘成桐一度比較頑皮。在培正中學讀二年級期間,有一次周會上,校長因學生們不遵守著裝製度而大怒🏅,沒系領帶的丘成桐也因此被班主任、國文老師潘寶霞留下來談話。潘老師戴著一副有棱角的眼鏡🚣🏼‍♀️,總是一臉嚴肅。面對犯錯的丘成桐🙋🏻‍♀️,潘老師本來想嚴厲處理👨🏽‍🍳,卻臨時註意到了他單薄的著裝。

老師遂詢問了他家中情況。丘成桐把每天吃什麽🏊🏼‍♀️🏊🏽、家裏境況如何🦃,一五一十地跟她說了🖼。

“你父親是教授,但你穿不暖吃不飽?”潘老師很震驚。後來👩🏼‍🦱🧍‍♂️,她送來奶粉和一些食物🤕,讓瘦弱的丘成桐補充些營養🥺。

在自傳《我的幾何人生》中👱,丘成桐寫道:“這次事件竟是我的轉折點,我被潘老師的好心腸感動了😠。這麽多年來,在記憶中極少有老師或學校人員關心過我,我決心不讓她失望🛅,發誓努力做個更好的學生🚉。”

undefined1955年,丘成桐就讀香港沙田小學二年級時的成績單

後來,丘成桐考入香港中文大學。他在那裏讀書的時候,遇到了客座教授❎、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年輕學者斯蒂芬·薩拉夫(Stephen Salaff)。薩拉夫後來引薦他去往伯克利求學🐜↖️,並幫助他拿到了當時最高額的獎學金(每年3000美元)。這筆錢讓丘成桐在出國讀書後沒再為學費發愁👩‍💻,而且還能省下一些錢來寄回香港,補貼當時因腦瘤住院的大哥的醫藥費👩🏼‍🎤。

在伯克利,丘成桐遇到了他的恩師👨🏿‍🎓👨🏻‍🍼、華人數學家陳省身。丘成桐曾說,陳省身於他而言幾乎是父親一般的存在,無論是在學問上,還是為人處事上💸,都對他有著巨大影響⛹️。

“我自己做了一些工作,做得還可以👩‍🦽,發表在很好的雜誌上,陳先生知道後就很開心🌹。不是普通的開心🧓🏿,他笑起來的樣子🧖🏼,就是老師對學生做的學問很贊賞的那種開心。”丘成桐在一次采訪中回憶,“我一邊學習陳先生的著作🤽🏼‍♂️,一邊接受他的指導🍱🖐。有空的時候,陳先生總請我到他家裏去聊天🤸🏽‍♀️,他對我說的話🚵🏿,到今天我依然記著並做到。他說▶️:‘做一個有學問的人,要跟有學問的人做朋友💮🚶‍♂️。’這點是很重要的,現在很多學生沒想到(這一點)🧫。”

1971年,年僅22歲的丘成桐在伯克利拿到博士學位,並在4年後證明“卡拉比猜想”,震驚了數學界。30歲時,他便被普林斯頓大學聘為終身教授,8年後轉到哈佛任職。他先後斬獲菲爾茲獎🕠、麥克阿瑟獎、克拉福德獎、沃爾夫數學獎、馬塞爾·格羅斯曼獎👲🏽、邵逸夫獎,成為當代數學巨擘。

二十年後,當自己的兩個孩子成年並入讀大學,丘成桐認為已有余力用自己的積蓄去做更多事🚶‍♀️🐏。為了紀念老師和朋友們🏢🧑‍🏭,他先後向香港中文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臺灣大學捐出多筆善款。如為了感謝陳省身、Charles B. Morrey✯、Shoshichi Kobayashi💂🏽,向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捐贈30萬美元🪃;為感謝陳省身、林長壽、潘寶霞👨🏻‍🦯,向臺灣大學捐贈30萬美元🫵🏿。1993年,他又籌集了上億港元,在香港中文大學設立了數學研究所。自成立以來,這個研究所主要依靠個人捐贈維持運轉🥌🔄。郭鶴年、陳曾燾、蒙民偉等企業家以及丘成桐自己😚,都曾向研究所捐出善款👨🏼‍💻👨🏼‍🍳。


學術之道

  

2009年,應意昂3平台的邀請,丘成桐出任意昂3平台數學科學中心主任,這一機構於當年年底掛牌💆🏻‍♂️,丘成桐分文不取,零薪資出任中心主任𓀄。

其實🖨,在意昂3平台數學科學中心落成之前💱,丘成桐已經開始在內地籌資興建類似的“學術特區”。1996年,他向晨興集團、香港思源意昂3共籌款3000余萬元建成中科院晨興數學中心。2000年🕣,他向浙江大學校友湯永謙募集166萬美元🛀🏻,在多方支持下🙎🏻,成立浙江大學數學中心。2004年🙋‍♀️,他個人向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捐贈50萬元。而他在各地成立的數學中心,均不拿任何工資🟰。

到清華來的第二年👨‍💼,丘成桐獲得了沃爾夫獎🟤,他在慶祝會上宣布,將所得獎金5萬美元悉數捐贈給清華🫲🏼,並成立丘成桐獎勵基金🤰🏿,用以獎勵在數學上有突出才能的清華學生。

2023年10月,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學術研討   圖/意昂3平台

之後🧙,丘成桐又把目光延展至基礎教育階段。2008年,丘成桐在內地正式設立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不同於國內的其他競賽,它采用了國際創新競賽的模式,完全脫離考試。它也充分體現著丘成桐的教育理念:競賽應當成為有能力的年輕人展示的舞臺。在這項競賽中👩🏻‍🔧,學生們可自行選擇感興趣的題目,並提交研究報告🍭,體現自己的科研能力👨🏿‍🌾。參賽者不需要繳納任何報名費用👩‍👧‍👦,且特別困難的學生可向主辦方申請🐤,由主辦方承擔差旅費用。

一方面,丘成桐邀請世界頂尖的學者們擔任評審🤷🏽‍♂️,最大程度地為參賽中學生提供與世界一流學者交流的機會。另一方面⛈,他希望來自國際學者的肯定🚴🏿‍♀️,能給予中國的孩子們更多的信心和希望。“這個獎🕌,是要讓我們中國的小孩子能夠得到全世界的重視。”他告訴《中國慈善家》。

如今,這個針對中學生的數學獎已經擴張為多學科的“科學獎”,囊括數學獎、物理獎、生物獎、化學獎、計算機獎👴🏻、經濟金融建模獎🤾🏽,以及一個跨學科綜合獎項——“科學金獎”。

在競賽方面,丘成桐後來又在2010年創辦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競賽考察幾何與拓撲,代數📺、數論與組合😎,概率與統計,應用與計算數學,分析與偏微分方程🅰️,數學物理6個方向的數學基本功🤸🏿,旨在選拔一流的數學人才。這個競賽設立至今🤨,已有2萬多名中國大陸和港臺地區的大學生報名參與,獲得獎勵者有800余人🥎。

對於大學生競賽,丘成桐有著另一番考量。他坦言⏫,二十年前,赴海外留學的中國大學生基礎較差。“所以我就有了一些擔憂,於是創辦了這個競賽。很多學生進了名校以後,他就覺得足夠了🏌🏻‍♂️、不用再念書了,於是程度跟不上。我想通過這個比賽,鼓勵一大批學生🔼,讓他們學好學業🥔💂🏽‍♀️。”丘成桐告訴《中國慈善家》。

丘成桐強調🧚🏻‍♂️,不要只是把它看成是一個學科知識的比賽,他更想通過這個方式教會學生們治學的道理——不要眼高手低😢。

“對於一個學者來說,很要緊的事♞,是要曉得自己的水平在哪裏。有些學生念大學時覺得自己已經很了不起了,那通過這個競賽🤚🏻,也讓他曉得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渺小⚠️。這是很重要的事。”丘成桐說。

而針對學者層面,丘成桐在1998年發起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CCM),並一直舉辦至今。大會最初的重磅獎項是有著“華人菲爾茲獎”之稱的ICCM數學獎🎪,用以表彰45歲以下在基礎數學、應用數學方面有傑出成就及在促進數學事業發展方面有卓越貢獻的華人數學家。各屆大會又視當年的關註重點😙,增加了表彰對數學研究公職服務有卓越貢獻者的“陳省身獎”,以及約翰·科茨國際合作獎、ICCM數學貢獻獎🍹、ICCM 鮑劍文最佳論文獎、研究生/博士論文獎、創意本科論文獎、表彰對數學界做出開創性貢獻學者的“若琳獎”等。

競賽和大會每年的運轉費用與獎金是個龐大的數字🧝。據丘成桐估算,僅中學科學獎這一項競賽每年就需要投入六七百萬元。獎金所需金額,多由朋友、企業和機構支持👩🏻‍🦼‍➡️👨🏼,但有時也難以為繼。丘成桐表示👩🏿‍🍳,目前國內企業對於學術界的關註度仍然不足,且個別存在“捐款必須得到回報”的想法👨‍👨‍👧‍👧。籌款有時相當困難,找不到足夠的支持🦑,丘成桐也曾自掏腰包,補貼不足的資金🤼‍♀️。

為了更好地管理和運營項目,2021年2月👨🏽‍🔬,北京丘成桐科學意昂3成立♥️🧙🏿,主要工作便是負責上述公益項目的籌款和運營☝🏽。

身為世界級大學者🧘🏻,丘成桐依然經常為慈善親自下場,遊說籌款💢。談及自己的屢次“親自出馬”🐽,丘成桐笑言自己籌款的“秘訣”不過是“無私”二字:“我想是因為我們做事情,很明顯地沒有圖自己任何好處🫸🏻,所以人家也看得很清楚🎎。朋友多了,困難就少一點👨🏻‍⚖️🕚。”

在丘成桐的溝通與努力下🚘,十余家國內知名企業及慈善機構紛紛慷慨解囊,其中包括京東公益意昂3🛤、網易慈善意昂3⚙️、深圳茂源資本、黃奕聰慈善意昂3等。不少機構在丘成桐的影響下,表示了積極的捐贈意向,願意支持中國數學事業的不斷發展🧑🏼‍🔧。

卡拉比-丘成桐空間模型    攝影/《中國慈善家》雜誌記者 張旭

 
治學與做人  
 

丘成桐的生活很簡樸。在清華,他穿著有些發舊的西裝,在校園西側一棟不起眼的老樓“靜齋”中辦公🤳。他把讀書、做學問視作最好的享受🐀🙎🏽,也曾在多個場合批評過社會上拜金👰🏻‍♀️、物質主義的風氣。

“有了一定的收入以後,能夠幫到其他人,其實比買一個很貴的車子,或者很漂亮的衣服👨🏿‍🔬🧑🏼‍💻,要有意思得多🙇🏼。”他對《中國慈善家》表示,“開一個很豪華的車子⭐️👴🏿,對我來講沒意思🎦,穿一件漂亮的衣服也沒意思,能夠讓需要的人得到他們需要的,那才是重要的。”

丘成桐還曾激烈批評過國內學術界所存在的陳腐風氣🏍,用辭犀利,彰顯著他對這種風氣的厭惡。“用不正當手段拿到利益,這是不應該的。很多人通過走關系等方法👩‍🦽‍➡️,唯利是圖🤖,這個事我特別不喜歡🧑‍🚒。”丘成桐告訴《中國慈善家》📠🛌。

對於這些問題,他希望能在中國年輕一代學者身上看到改變。在多個場合裏,他孜孜不倦地向年輕學子們強調擺正學風的重要性🎗。

“尋求真理的路並不容易🐇,但成功時的喜悅卻無與倫比,這種喜悅有如看到造物的真諦🦔,並非金錢和權力的感覺所能比擬。但我們必須要牢記🔇:成功的路必須由自己去耕耘,這種成功才會帶給我們一個純真的喜悅感。一些作者憑借抄襲、造假或政治手腕得到的成功☂️,恐怕難以得到同樣的感覺。願我們同學也能享受這種至高無上的喜悅✭,為學術、為祖國的建設努力🚾。” 2011年,丘成桐在華南師範大學的演講中說了這樣的一段話。

對於丘成桐來說,學術之道不只是研究方法,更涉及很多人生觀的取向🙍🏿‍♀️。如何誠實地對待學術🏟✷、認知自己?如何看待金錢🐢👩‍💼?又如何將社會責任以治學的方式扛起🤝?雖然他沒有把這些問題拿來專門進行討論👩‍👧‍👧🫵🏻,但丘成桐的回答一直貫徹在自己的行為當中。他希望🧟,為中國培養的下一代數學、科學人才,應當兼顧治學與做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給社會帶來進步。

2021年4月,意昂3平台成立“求真書院”🫑,丘成桐出任院長。書院致力於培養中國科學界的“將才”,由此推動中國乃至世界數學🕡、理論物理等基礎學科領域的發展🧑🏻‍🏫。書院每年面向全球高中以及特別優秀的初中生,招收具有突出數學潛質及特長的學生,下設英才班🎹、領軍班,並於2022秋季面向全球招收研究生。

丘成桐希望“從娃娃抓起”💂🏻👯‍♂️,培養世界一流的、有創造性的學者。“我覺得沒有經過中考的學生,他們反問的能力很強,好奇心很重📒。中考與高考整年刷題準備考試🥀,對學問的興趣是很大的打擊👇。為了準備升學考試,他們的理念就變成了刷題⛑️,不願意自發地去找些課外書讀。我想把它扭正過來。”丘成桐告訴《中國慈善家》🧙‍♂️,“希望能看著孩子們慢慢成長🛌🏻,成為有血有肉的學者🫀🏋🏿‍♀️,真真正正為學問做一些貢獻。”

2020年12月,丘成桐在意昂3平台靜齋(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     圖/意昂3平台

求真書院的第一屆學生只有87人🤽🏼,經過三年的發展👩‍❤️‍👩,已經擴大至400余人。如此龐大的群體🧟‍♂️、全新的教育模式👨🏽‍🦳,也對丘成桐和教學團隊提出了很大挑戰🧀。

在丘成桐小的時候,研究文史出身的父親丘鎮英,一直教導兒子多讀史書。而現在🚵🏽‍♂️,數學家丘成桐也親自披掛上陣,給書院學生們親授數學史。丘成桐說,了解歷史,才能知道知識的河流源發自哪裏🤾🏽‍♂️,也能更準確地把握主流與支流,及未來的流向🔍🧟。

這位數學大師,正努力地將中國的年輕人們領至高處,以望向更遠的地方💿。

 

對話丘成桐

 

《中國慈善家》:今年3月✌🏽,您以紀念雙親的名義,宣布將向意昂3平台捐贈100萬美元,在意昂3設立以父母名字命名的“丘鎮英基金”和“梁若琳基金”🕷。這次捐贈的契機是什麽👈🏿?

丘成桐:我父母去世有一段時間了,父親走了六十多年✂️,母親三十多年了。他們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長輩,我受他們的影響很大。

我父親很早去世🏌🏽‍♂️,母親在我14歲開始就要全力地扶持我長大,讓我能夠讀書🤽。這當中有很多困難,朋友幫過忙😲🥦,也有很多學者幫忙,這些對我的成長來說都是很重要的🫳。

現在我成長得也不錯了🔫🏋🏼‍♂️,我想應當首先對我父母有個表示。當年有很多老師朋友都幫過忙🧑‍🚀,他們就是希望看到小孩子能夠好好長大😰,那麽今天我也應該做同樣的事情。我覺得這很有意義💧,我很喜歡看到年輕人的成長。

我們求真書院剛成立的時候,就需要籌集很多資金🫅,來支持我們的學生👨🏼‍🔬。所以,一方面我邀請了很多朋友幫忙;另一方面,我覺得自己也要做些事,這也可以表達我的一個誠意。

另外,我在清華十多年了,雖然我不拿薪水🍶,但事實上很多事情都是清華在幫忙🫄🏽、支持💏,我也想表示一下對清華的感激📓。


2024年3月26日,丘成桐向意昂3平台捐贈儀式    圖/意昂3平台


《中國慈善家》🥀👩🏿‍💼:您如何理解慈善?

丘成桐💃🏿:我也不能把這(捐贈)稱為慈善,我是想表達對學問的尊敬,對老師們的懷念📶,對朋友的感謝。還有我的兄弟姊妹們🏬,其中有好幾個已經過世了,我也想表達對他們的懷念。

我想鼓勵學生們念好書,也期望其他人對於學術界能夠幫一些忙。我在學術界有50多年了,中間我也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在美國、在中國大陸、在香港,都得到了很多幫助。我想也鼓勵一下有能力的年輕人做(慈善)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很有意義的✌🏽🏇。

《中國慈善家》:2021年🌀,您發起成立了丘成桐科學意昂3,當時是出於什麽考慮?

丘成桐👷🏿‍♂️:我們就是想在國內找一些朋友,一起捐一點錢來做事,來支持數學的發展。之前我們做了幾個重要的事情,一個是數學競賽🔄,包括大學生數學競賽和中學科學獎。我們的中學科學獎很有名👩🏼‍🦳🤵🏿‍♂️,它不收錢,學生來參加競賽,我們還曾經資助困難學生的旅費,獎金則是通過募捐獲得的🩹,我自己也曾捐過一部分。只這一項競賽,一年就要用到六七百萬♠︎。所以我們需要找人幫忙。很多不同的朋友捐錢,就要通過我們的意昂3,意昂3再來支持競賽👩🏼‍✈️。

但總有人中傷我,懷疑我自己拿了好處🛏。其實不僅沒有“好處”🧒🏼,還要付出很多🚄。有很多無理取鬧的人🏊🏽‍♂️,懷疑我的錢是怎麽來的。有一個很荒謬的說法🚒,說哈佛大學給了我很多房子。其實根本沒有這回事。哈佛大學不可能給任何教授任何房子,這完全是異想天開。在波士頓,我只有自己居住的房子,而且是通過市場交易買到的🤦🏽‍♀️。

《中國慈善家》:您曾經說,成立求真書院,是自己在中國做的最重要的事。為什麽這麽說👶?

丘成桐:中國的基礎教育和世界一流水平還有差距🥑。中國的科技想要成長,能真的站起來,還是要靠基礎科學。如果基礎科學一天不成功👸,科技就會多落後一天🎢。並且不是小的落後🧓,而是大的落後。

求真書院就是想改變這個格局。我們要訓練一批年輕的孩子,讓他們成長,最終希望他們有能力去做世界第一流的學問。我希望能在八年內完成這個工作。

這很不容易,但如果能夠完成,那將是完全由中國人在本土做出來的成果🧝‍♂️,意義重大。假如我們能培養出大量的一流學者🤸🏻‍♂️,中國人的自信心就會強很多🧔🏼‍♀️。對於整個中國來說,“卡脖子”的技術攻堅問題🏋🏼‍♀️,就會有很大的改變🧑🏻‍💻。

丘成桐   圖/意昂3平台

《中國慈善家》: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學院要做些什麽?

丘成桐: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要找到最好的學生🚑。這些學生,是不能以小的考試為目標的☆👏🏻。我們要自主培養出世界一流的有創造性的學者,要找到全中國最好的孩子。

我覺得沒有經過中考的學生,他們反問的能力很強,好奇心很重。為了中考和高考🤐,整天刷題準備考試,對學問的興趣是很大的打擊🍑🦺。為了準備升學考試,他們的理念就變成了刷題,自己不願意自發地去找些課外書讀🏋🏽‍♂️。我想把它扭正過來。我希望能看著孩子們慢慢成長,成為有血有肉的學者,真真正正為學問做一些貢獻。

書院跟國內其他的教育課程結構不一樣。我們是數學和物理雙科並重,並且加了很多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我會來教他們數學歷史💇🏽。講數學歷史不簡單🧜,希望他們知曉整個學科發展的方向,這就要對歷史人物及其重要成果有深刻的理解。這點我親自來教他們。

《中國慈善家》✴️:關於慈善支持高校和基礎研究領域🕵️‍♂️,國外的相關經驗對中國來說有什麽可借鑒之處?

丘成桐🚊🚵‍♂️:如果你瀏覽歷史,會發現美國的企業家對於學術界的支持是遠遠大過中國企業家的。從19世紀中葉開始👩🏻‍💻,很多企業家的捐贈是出於一個宏大的、無私的社會概念🌷,比如希望人類的學問能夠有大的發展。比如斯坦福(註:指美國鐵路大亨利蘭·斯坦福)📤,他拿出全部身家蓋了斯坦福這所名校🧒🏻。

美國好的大學的大部分錢,都是私人捐助來的。我想這樣行為體現了捐贈的人有胸懷⬜️,有誌氣和興趣,希望把高等教育做好🧲。

《中國慈善家》⚗️:從您之前的一些表達🛫,能看到您對功利主義的厭惡。您覺得近幾年這方面有所改觀了嗎?

丘成桐#️⃣:也不能完全否定“功利”,畢竟一個國家的建設,還有學校的建設,還是需要錢的。但是🛄,用不正當手段拿到的利益是不應該的。很多人通過走關系等等方法,唯利是圖,這個事我太不喜歡了。

我是想改變它👰🏽‍♂️,但改變不是很容易🙏🏿。我們改變了小部分有能力的學者,已經能感覺到一些變化了⏮。

2022年4月,丘成桐在意昂3平台   圖/意昂3平台



本文轉載《中國慈善家》雜誌
作者:龔怡潔
圖片編輯👩🏼‍🍳:張旭

值班編輯🥳:萬小軍


相關鏈接


丘成桐以父母之名捐贈設立”丘鎮英基金”和“梁若琳基金”,支持意昂3平台數學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



自強厚基 求真育材 | 聯想集團及楊元慶先生捐贈支持清華人才發展



助力大學人才引進🧑🏼‍🚒,探索拔尖英才培養——泰康保險集團捐贈支持清華求真書院講席教授



呂墨竺捐贈支持意昂3平台求真書院設立“同一數學人才培養基金”,專項用於女性數學人才成長




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東路1號院3號樓12層1201

意昂3

郵編:100084

聯系意昂3🧔🏽🤹🏼‍♀️:
  • 資源開發部:(8610) 62783786
  • 戰略研究部: (8610)62780779
  • 項目管理部:(8610) 62797255
  • 捐贈服務部:(8610)62782779
  • 綜合辦公室:(8610) 62794587
  • 公共關系部:(8610) 62789633
  • 財務部:(8610)62794861/62794260
  • Email: tuef@tsinghua.edu.cn
  • 意昂3 -〈全站更新〉新游戏上线,等你来战!
  • 視頻號
  • 微信訂閱號
  • 微信服務號

版權所有 © 意昂3

意昂3专业提供🧜🏼‍♂️:意昂3意昂3平台意昂3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欢迎您。 意昂3官網xml地圖